摘要:他们的结果与过度反应假说相符,发现失败的股票组合要优于获胜的股票组合。 ...
第一,现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了。
这是近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中形成的所有,客体以货币价值为对象。如果企业成为集体所有制法人,形成独立的企业利益和与企业利益休戚相关的劳动者利益,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和责任心就容易激发起来,从而使企业经营充满生机。
股东大会,按其实质,就是按份共有人(股东)共同决定共有财产(公司资产)命运的过程。有的同志将法人具有独立财产误解为法人具有所有权,其实,法人财产的独立性尽管有时也可指所有权,但就其一般意义而言,是表示法人财产与投资者财产的一定程度的分离。因为任何一种所有制,只有表现为法律上的所有权制度,才能最终得以确立,巩固和完善。在简单或比较简单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往往同时就是所有者,产权清晰是很自然的。因此,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重要的不在于明确或给予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的所有权,而在于充分承认和保护其独立的经济利益,无论其是否是所有人。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29页。只要大型和有关国计民生的中型国营企业实行国家所有制,那么国家所有制经济仍然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两年后的2017年,美联储宣布自10月份开始缩表。
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的长期失衡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储蓄过剩,萨默斯认为储蓄的结构性上升压低了利率。长期停滞假说 美国财政部前部长劳伦•萨默斯是悲观派的代表,他最早于2013年底提出了长期停滞的可能性,并于2015年正式提出了长期停滞假说。另一方面,压低风险利差和期限利差也能够激发企业从事更多长期投资。按照耶伦的计划,联邦基金利率要调整到3%的水平,所以未来2年内还有150个基点的升幅。
至今,美联储已经加息5次,最近的一次是2017年12月1号,联邦基金利率上限已经达到1.5%的水平。为了刺激投资,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一方面采取预期引导的方式向市场传达长期保持低利率的政策,另一方面通过购买长期资产,直接压低长期利率、风险溢价和期限利差。
罗格夫认为应该大胆采用非传统的方案来缓解债务的压力,比如债务的减免、债务重组,以及提高通胀目标等。罗格夫和莱恩哈特基于历史上各类危机的实证证据,认为这次危机与历次危机有许多相似点。但是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证明,中国一定有做得正确的地方。十九大提出了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判断,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顶层设计框架,这就要求发展理念和模式的升级。
同时,创新还会渗透到资本和劳动力要素之中,大大提升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产出效率来源:本文首发于《北京日报》 进入 钱颖一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效率 。我们讲《经济学原理》的时候举小偷偷窃的例子。而这个思路只有以效率为落脚点才有可能。
首先,公平问题通常显而易见,但效率问题通常不显而易见,因此很容易被忽视。偷窃也不公平,因为财富无缘无故地从一个人手里转移到了另一个人手里。
但是,一般人们不会自动给你钱,所以你就必须把门槛设高,必须制定出很多规章制度,这个时候才有人来贿赂你,为的是通过这些门槛。公平问题通常是零和游戏,但是效率问题不是零和游戏,而是正和游戏。
一般人看这个问题,无非是原来我有2,你有3,现在变成了你有5,我只有0。因为我知道你要来偷窃,所以我就要买锁,就要雇保镖,这些都占了资源,饼就在无形中变小了。所有人都认为偷窃不好。所以反腐不仅仅是公平正义道德问题,同时也是个效率问题。当然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一定会实现,但是如果你想办法,是有可能的。但是我下面想讲的是我们对效率的重要性的理解往往是非常不够的。
这里说的效率,简单地说就是没有浪费,或者说把饼做大。同样,腐败是件坏事情,我们看到的是财产转移,从公有财产变成了个人资产。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经济学的视角和原理应用于其他社会科学时,比如研究犯罪、家庭等,分析可能被批评过于简单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逻辑确实是其他学科的思维没有考虑到的。经济学家推理说,需要再往下想一步。
结果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这是效率的损失。如果我们经济学家再不谈效率,社会上就很少有人考虑效率了。
从中我们看到,公平问题通常比较显而易见,但效率问题则不显而易见,这就是为什么效率这个落脚点会给经济学家的分析带来一般人看不到的结果。如果不反腐,就会有人受贿。其他社会科学学者不考虑这个问题是因为学科的侧重点不一样。而经济学家的侧重点是效率,这在其他学科中往往是不存在的,因此是稀缺的。
这就是经济学家的思路,在提高效率时,饼做大了就可以多出一块,这一块再去分,就有共赢的解。从效率角度分析,很多改革就能推动,因为效率提高了,饼做大了,赢者就可能补偿输者,虽然并不是总能做到。
效率不是人类的唯一价值。如果仅仅看作是一个公平问题,改革就没有共赢的解,因为你多了,别人就少了。
我们有句话,叫作发展中解决问题,是很有道理的。共赢一定是效率的提高,但是反过来未必,就是说,效率提高未必一定共赢。
如果设立了很高的门槛,本来是一个很好的项目,但不能上这个项目,造成的损失就会很大。腐败如果只是指财富的转移,如果饼的大小没有变,那只是有关公平和道德的问题。即便是这样,也已经扩大了社会改革的巨大空间。但是不容易看到的是经济学家所谓的寻租现象。
经济学落脚于效率的思维模式强调基于效率提高共赢的可能。为什么经济学家会有这种思路,而别人没有呢?因为经济问题、商业问题,与政治问题、外交问题、军事问题的一个非常不同之处就是,后者往往是零和游戏,甚至是负和游戏,而经济问题、商业问题往往都是正和游戏,因为效率是可以提高的,所以大家是可以共赢的。
但是如果由此引出寻租现象,带来的成本就大了。比如跟它对应的一个价值叫作公平或公正,就是饼如何分配。
效率为什么重要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在所有社会科学中,经济学重视效率,也只有经济学重视效率。经济学最重要的价值判断标准是效率。